2025-04-24 10:47:43 | 院校专科指南网
相声界对学历要求不严, 德云社 普遍学历也偏低。 不过也有几个例外,比如毕业于清华的 栾云平 ,北电的于大爷;还有些后面才来的成员,虽然在德云社辈分偏低,但是学校还是不错的,比如孙九香、何九华等。
栾云平也是
郭德纲
门下"云"字辈的弟子了,84年的,正经
清华大学
毕业。虽然有人说
清华美院
归根到底还是算艺术院校,不能和本部那些经管系、计算机系什么的比,但是美院毕竟还是清华招牌下面的,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设计院校,每年报考那也是万中挑一,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。
这么来看,栾云平的学历含金量也是很高的了。
不过栾云平大家可能确实没那么熟悉,那就说说于谦老师。
于谦也是正儿八经
北京电影学院
影视导演系大专班毕业的,
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导演过一部戏,但是人家在相声方面有天赋啊!和郭大爷合作了诸多经典节目,现在一把年纪也不像郭大爷那么爱拼搏,就是喝喝小酒聊聊天,有什么喜欢的事情就去尝试下,也算是过得很潇洒了。
还有些学历高的后辈们,比如孙九香是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毕业的,何九华是
中国传媒大学
毕业的,这两所大学知名度都挺高,也是正经的
985高校
。
不要觉得学历高的德云社成员怎么知名度反而不咋样呢?他们作品中还是有很多个人特色的,比如何九华的作品,明显能感受到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,也有更多的创新点在里面。而且因为有比较多的商演经历,何九华对舞台节奏把握得比较到位, 作品中包袱的知识含量比较高,这样给人带来新鲜感的同时,也减少了被观众刨活的尴尬。
为什么50年代的新相声很少穿大褂,喜欢穿西装,现在相声复兴之后反而又都穿回了大褂,这都是有讲究的。因为大褂代表着一种传承,这种传承自然少不了以前相声的那些俗套,比如说收徒弟,就需要摆知。所以说大专班的学生只能称之为学生,而不能是弟子,因为你还没有行拜师礼,怎么可能称为弟子。
怎么就出了个相声大专班,贾玲跟她有啥关系怎么就出了一个相声大专班。这事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事,怎么说呢?你看无论是传统相声还是郭德纲式的二徒模式,本质上都是没有区别的,那都是一种老路,讲究的东方世界里的师承关系。这跟西方教育观念是截然不同的。
在近代学校教育盛行和普及的大背景下,相声行业还在遵循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,其实是非常让人深思的,在这种背景下,作为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冯巩就有点坐不住,想改变这种境况。
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开设的相声创作、表演大专班。这是影响力非常大的一件事,可以说是西方自由教育模式在相声领域内的一次重要实践,中戏院长王永德当年表示的,“ 在现代教育机制下培养曲艺人才,将提高曲艺界人士的文化层次 。”
值得说的是,冯巩为这件事可以说是出了大力的,他拉着侯耀文、姜昆促成了这件事。最终这个相声班也是出了不少人物,算是比较成功的。
其实现在风生水起的贾玲就是相声班的最出名的人物,可见相声班的设立也是非常不错的一次尝试, 你从贾玲团队参加的各种喜剧综艺节目中就能看出来,其团队无论是创作还是作品深度都有着不俗的表现,这跟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,这也是传统相声的教育所无法比拟的。
冯巩从来不是一个守旧的人,这从他的言论里可以看出来。这也是他能一直走到现在的原因。
但是他的不守旧,不代表整个行业的不守旧。有些规矩还是要有的,比如说在收弟子方面,相声界是有一定规矩的。只有通过摆知了才算是正式收徒。所谓的摆知就是指拜师收徒仪式,意为摆出来让大伙知道。
这是非常传统的一个相声守则,也是维持相声行业的一个基本面,我个人感觉这并没有什么不妥,毕竟从业者必须要有一定的门槛和准入,不能说是随便一个人跑过来就可以说相声,这也是相声界维持自己利益的一种方式。
院校专科指南网
但是这种方式就是有利有弊,不好的地方就是限制了人才的流入,整体就是一个小圈子,这也是冯巩想打破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。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单薄的。冯巩可以没有摆知,但别的大师呢?
所以现如今还是如此,没有摆知过的学生就是学生,并不是弟子。当然了,现如今对于摆知的方式大家都比较看淡了,不像早些年那么隆重,有的也是非常简单。
冯巩正儿八经的弟子都有谁?冯巩虽然开创了相声班,但是拜过师的徒弟并不是很多,一般有人说是8人,也有人说是6人,我查了一下相关的信息,有记录的大概就是何军,宋宁,李鸣宇,白凯南,潘斌龙,贾玲等人。
值得说的是其中白凯南,潘斌龙,贾玲这些人都是相声班的人,而他们也都是行了拜师礼的,自然可以称冯巩是自己的师傅。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相声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冯巩的徒弟,也只有拜过师的才算。
冯巩弟子中贾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,当年贾玲和白凯南是一对搭档,连续上春晚获得了不少的人气,尤其是贾玲还是女相声演员,这在相声界是非常少见的,毕竟说相声有时嘴是比较碎的,女生并不太适合这一领域。
不过值得说的是,后来贾玲转行走的是另外一条喜剧路,基本和相声也是没有太大关系了,最后还做起了导演,不知道冯巩对于贾玲如今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想法。是惋惜还是高兴呢?
宁要不完善的新,不要完善的旧冯巩说过一句比较著名的话“宁要不完善的新,不要完善的旧”,这其实也是一种时代的无奈,毕竟所有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,有点人无法适应历史的发展,自然是会被淘汰。
在相声领域也是如此,郭德纲坚持下来了,但是很多人的尝试却失败了,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。但是有创新毕竟是一件好事,起码证明了你的心还没有死,你还想着奋进,这一点就值得去称赞的。
院校专科指南网(https://www.greewxiu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复旦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?的相关内容。
身为 复旦经院的研究生 ,当然是最爱 林利军 老师的《 投资大师与投资哲学 》。
林立军老师在 复旦经院读的本科 ,国外读硕回来后创立了 汇添富 ,后来发展为国内排名非常考前的公募基金,再之后创立了知名私募 正心谷 ,投资了如B站等非常知名的企业。
林老师在自己取得了瞩目成就以后愿意来 复旦分享 ,这也是我自己非常渴望的最理想的生活状态。可以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做到专业,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这门课是 经济学院开的 ,申请这门课要写一份 申请书 ,500多位经院学生,最后只有60名学生能被选中。
这个课程还有个特色,是 60位校内学生和40位左右的社会学生 一起上课,但是由于林老师太受欢迎,经常有业内的前辈前来蹭课。
林老师非常有个人魅力,第一次见到林老师的时候,就会觉得很亲切,不由得就发自内心崇拜他。
这门课讲的案例非常精彩,有时候还会有林老师自己的经历和成果,可以把案例讲的非常请楚,并且与时俱进,都是最新的案例。
林老师培养我们的投资理念,课程中让我们形成自己的理念。
这门课需要花 大量的时间预习,复习 ,我们平均每节课都会发一到两本书。老师课上讲的知识总能让我们去体会很久。据说,这门课等你工作几年再回来听,还会有新的体验。
林老师还会请很多 其他业内前辈 来讲课,让我们学到很多。
这门课安排的时间是18:30开始,但常常11点多结束,还有一次讲到 凌晨多 ,然而没有一个人会抱怨课程拖堂,反而很多人觉得意犹未尽。
以上就是院校专科指南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,请关注院校专科指南网。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院校专科指南网:www.greewxiu.com2024-12-20 07:11:17
2024-10-29 10:34:28
2024-09-14 12:28:17
2024-11-08 14:22:21
2024-01-26 20:21:51
2024-12-18 18:37:33